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自然风景秀丽的长白山西侧,东经126°7'至128°18',北纬41°21'至42°48'。东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邻;西与通化市接壤;北与吉林市毗连;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东西相距180公里,南北相距163公里,国境线长454公里,幅员17485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388平方公里。?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境内山峰林立,绵亘起伏,沟谷交错,河流纵横。长白熔岩台地和靖宇熔岩台地覆盖境内大部分地区,龙岗山脉和老岭山脉斜贯全境。龙岗山脉海拔800-1200米,相对高度在500-700米之间;老岭山脉山体高大,海拔1000-1300米,相对高度500-800米之间。鸭绿江沿岸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地势较险峻。境内最高点长白山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为东北地区最高峰;最低点靖宇县的批州口子,海拔279.3米。主要河流有鸭绿江、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浑江等。白山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吉林省最寒冷地区。春季昼夜温差大;夏季短,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朗天气;冬季长,干燥寒冷。市区年平均气温4.6℃,夏季最高气温历史极值36.5℃,冬季最低气温历史极值-42.2℃,年平均降水量883.4毫米,日照时数2259小时,无霜期140天。?1902年清政府依盛京将军增祺、奉天府尹玉恒奏请,划通化县东部地方设治猫耳山,置县名临江,属吉林副都统辖区兴京厅;设八道江巡检属通化县(1908年划归临江县)。1907年废将军制,东北实行行省制,本地属奉天省,仍辖于兴京厅。?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奉天省设东、西、南、北、中五路,本地属奉天省东路道。1934年(东北沦陷时期)改属伪安东省。1937年划归伪通化省。1945年划归安东省通化专署所辖。1946年划归辽宁省。?1949年划归辽东省。1954年8月划归吉林省管辖。1959年3月23日吉林省委批准撤销临江县,设立浑江市。1960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浑江市府驻八道江镇,隶属通化地区。?1985年2月4日,国务院批复(国函字17号)同意浑江市升格为地级市,并将通化地区的抚松、靖宇2县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划归浑江市管辖。?1986年9月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浑江市八道江区、临江区、三岔河区。?1992年9月1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2]95号)同意撤销浑江市临江区,设立临江县。1993年11月28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3]237号)同意撤销临江县,设立临江市。?1994年1月31日,国务院(国函[1994]8号)批复同意将浑江市更名为白山市。4月,浑江市正式更名为白山市。?1995年12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白山市三岔子区,设立江源县。白山市辖临江市、靖宇县、抚松县、江源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和八道江区,市人民政府驻八道江区。?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白山市总人口1312362人。其中:八道江区 335400人、抚松县 306736人、靖宇县 141120人、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84667人、江源县 259538人、临江市 184901人。?2006年6月5日,国务院(国函[2006]44号)批准:同意撤销吉林省江源县,恢复设立白山市江源区,以原江源县的行政区域为江源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孙家堡子镇。截至2006年6月,白山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2000年至今部分乡镇调整情况?2000年12月22日,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0]12号文件,对江源县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撤销大石棚子乡、榆木桥子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石人镇管辖。撤销大石人乡,设立大石人镇,将原石人镇管辖的光环街道办事处划归大石人镇管辖。乡镇合并、乡改镇后,镇政府驻地不变。?2001年7月13日,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1]4号文件,撤销靖宇县东兴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三道湖管辖。乡镇合并后,镇政府驻地不变。?2001年7月13日,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下发民行批[2001]5号文件,撤销抚松县温泉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仙人桥镇管辖,仙人桥镇压政府驻地不变。?2001年10月26日,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1]15号文件,将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如下:撤销龙岗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马鹿沟镇管辖。撤销十一道沟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八道沟镇管辖。乡镇合并后,镇政府驻地不变。?2003年,全市总人口为132.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9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33.8%;非农业人口87.9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6.2%。面积17852平方千米,市区面积1388平方千米。辖6个县(市)区,45个镇、20个乡、9个乡级街道办事处。?2005年7月19日,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5]11号文件,对八道江区乡镇区划作如下调整:(1)撤销八道江区市郊乡,将市郊乡管辖的七道江村、群生村、团结村、鲜明村划归板石镇管辖;将民华村划归新建街道办事处管辖;将向阳村划归城南街道办事处管辖;交东山村划归东兴街道办事处管辖;将东岗村划归江北街道办事处管辖;将车道岭村划归通沟街道办事处管辖。(2)将板石镇所辖的河口村、上甸子村、朝阳村、长岗村、翁泉村、里岔沟村划归东兴街道办事处管辖。(3)将板石镇更名为七道江镇,镇政府驻地不变。?2005年7月21日,经白山市人民政府批准,下发白山政函[2005]102号文件,同意成立以下4个街道办事处:(1)板石街道办事处:将原板石镇吊水壶村、新兴村、鹰嘴砬子村、上青村四个村及板石社区划分出来成立板石街道办事处。(2)河口街道办事处:将原河口乡的河口村、上甸子村、朝阳村、长岗村、翁泉村、里岔沟村6个村及东兴街道河口社区、东庆社区、东华社区3个社区划分阶段出来成立河口街道办事处。(3)城南街道办事处:将粮丰路以西,通沟街道以东,铁路以南原红旗街道英才社区、文良社区、东苑社区、西苑社区,原新建街道平台子社区、南岭社区、新苑社区及合兴社区、西站社区、金月社区、园林社区部分住户划分出来成立城南街道办事处。同时,将原市郊乡划归新设城南街道办事处管辖。(4)江北街道办事处。将白山市委党校以西,白山北线公路西出口以东,浑江以北、红旗街道江北社区、新建街道青山湖社区,东兴街道北安社区和民乐桥以北,原板石镇三工地社区划分出来,成立江北街道办事处。并将原市郊乡东岗村划归新设江北街道办事处管辖。?2005年10月18日,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5]35号文件,对抚松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1)撤销松江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兴隆乡管辖。(2)撤销松郊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抚松镇管辖。(3)撤销榆树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兴参镇管辖。?2005年10月18日,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5]36号文件,对临江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1)撤销贾家营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蚂蚁河乡管辖。(2)撤销宝山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六道沟镇管辖。(3)撤销东北岔乡,东北岔乡所辖的元宝顶子、吴家营、东北岔3个村划归四道沟镇管辖;将东小山、五人把、柳树河子3个村划归桦树镇管辖。?2005年10月18日,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5]37号文件,同意撤销靖宇县燕平乡,将所辖行政区域划归三道湖镇管辖。?2006年6月5日,国务院(国函[2006]44号)批准:同意撤销吉林省江源县,恢复设立白山市江源区,以原江源县的行政区域为江源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孙家堡子镇。?白山市素有“立体资源宝库”、“长白林海”、“人参之乡”之美称。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森林、矿产、山珍土特产和旅游资源给白山带来了广阔的开发前景。?全市有林地面积14761平方公里,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3%,人均森林蓄积量167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森林蓄积量的19倍,是中国的主要木材产区之一。联合国“人与生物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有60%的面积在白山市。古老茂密的原始森林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繁衍生息的条件,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的故乡。?境内野生动物350余种,其中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东北虎、棕熊、马鹿、猞猁、香獐等珍禽异兽有37种之多。?2300多种野生植物中,经济植物1500余种,其中人参、灵芝、高山红景天、五加参、天麻、月见草等药用植物900多种,白丁香、铃兰、夜来香、天女木兰等芳香植物200余种,绿色食用植物有木耳、山芹菜、蕨菜、薇菜、松籽、蘑菇等200余种。经济植物以野山参、园参最为著名,人工种植园参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全国重要的人参种植、加工、销售集散地。丰富的特产资源造就了一批“名乡”,抚松县被国家评为“中国人参之乡”、靖宇县被评为“中国西洋参之乡”和“中国长白山矿泉城”、八道江区被评为“中国林蛙之乡”、临江市被评为“中国红景天之乡”。?白山地区已发现煤、铁矿石、石英砂、硅石、滑石、硅藻土、膨润土、石膏、水晶浮石、火山渣、大理石、高岭石、玛瑙、铅、锌、铜、镁、金、锑、银、磷等金属和非金属矿100多种,占全省发现矿产的73%。目前已探明储量的有36余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成矿条件好。境内临江市硅藻土产品远销亚太地区,江源县、八道江区列入全国60个重点产煤县之列,白山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白山境内有鸭绿江、松花江两大水系,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鸭绿江、松花江、浑江等较大河流55条,著名的白山电站和云峰电站主要库区坐落在白山市境内,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80.25亿立方米,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7倍,水能理论蕴藏量106.1万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量84.2万千瓦。有矿泉、温泉多处,神奇独特的长白山矿泉水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上佳饮料,开发利用的潜力相当可观。现已发现矿泉水近200处,每日可开采量20万立方米。?鸭绿江、松花江如两条碧绿晶莹的玉带镶林海之中,松花江白山库区和鸭绿江云峰库区更是最佳风景区。长白山是中国八大名山之一,是我国东北地区最高山系和欧亚大陆北半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1960年国家成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1980年被列为联合国生物保护圈。长白山总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火山锥体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为东北地区第一高峰。从长白山熔岩台地到火山锥体,自然景观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带谱。北坡海拔600--1200米为针阔混交林带,1200--1800米为针叶林带,1800--2100米为岳桦林带,2100--2400米为高山苔原带,2400米以上呈高山寒漠景观。著名的长白山天池坐落在长白山主峰顶端,天池湖面海拔2189.1米,南北径长4.85公里,东西径长3.35公里,水面面积9.2平方公里,水边周长13.17公里,湖水最深处373米,平均水深204米,总蓄水量是天山瑶池的15倍。湖水终年不断地向外流淌,最大外泄流量为3.42立方米/秒,最小为0.88立方米/秒。天池以石为底,水质极好,清彻碧透,无风时水面平静,蓝天、白云、群峰倒映水中,极似明镜相照。它是我国最大最深的火山湖,也是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山下星罗棋布,冬季泉水蒸腾,胜似仙境。天池不仅以瀑布、温泉、林海、雪峰、苔原的粗犷和纯朴美令人倾倒,而且以明显的垂直景观,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资源为世界所瞩目。长白山锦江峡谷位于长白山天池西麓20公里处。峡谷入口处,一带瀑布白练当空,银河尽泻,轰然天降,遥遥可闻。峡谷长78公里,宽二、三百米,垂直深度达160米,乃火山爆发后熔岩表面的火山灰和泥土被江水和雨水冲刷所致。峡谷两岸多数地带坡陡如削,峡谷中高达几十米熔岩椎体,千姿百态,有的独立成形,有的群体联袂,有如骆驼负童,有如海豚携子,恋人相依。峡谷底水流湍急,水鸣之声,如弦在握,可与美国克罗拉大峡谷相媲美,堪称世界级景观。由于风景独特,1994年7月,国家林业部批准在白山市建立全幅员的国家森林旅游区。?白山市位于阴山—天山纬向构造带和新华夏第二隆起带的交汇部位,中朝准地台的辽东台隆区。从太古界至新生界,地层层序较齐,出露较全。处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壳强烈隆起、火山活动频繁的长白山的南端。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抚松县、靖宇县及临江市的东部为构造侵蚀火山堆积地貌,面积约占全区的70%;江源县、八道江区及临江市的西部为构造侵蚀中心,长白山第四纪火山群大规模开发堆积形成了玄武岩台原和由粗面岩组成的熔岩高原,地下水的形成与赋存条件主要受区域地质地貌条件控制,古老的变质岩系构成了区域隔水基底,广泛发育其上的松散岩类、玄武岩类、碳酸盐岩类和碎屑岩类等由于空隙发育,为地下水的赋存与运移提供了空间和通道,致使地下水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各类地层岩石的空隙成因、发育程度及埋藏条件的不同,因而各含水岩组的富水性存在显著差异。依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埋藏特征,将本区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玄武岩类孔洞裂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类溶洞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五大类。地下水化学成因以淋溶作用为主,水化学组份随水迁移强烈,水化学类型表现以重碳酸型为主。玄武岩类孔洞裂隙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镁钙型。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在玄武岩下伏的碎屑岩汇水盆地中,由于含水层埋藏深、径流条件差,水交替缓慢,水中钠等离子富集,形成重碳酸钠钙型水。碳酸盐岩类溶洞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一般径流条件好,以重碳酸钙型水为主。区内分布的新生界第四系玄武岩、上第三系砂岩、砂砾岩、下元古界的大理岩和中生界凝灰岩、凝灰质砾岩等由于受新生代火山活动和深大断裂构造影响,改变了赋存其中的地下水的循环条件,使围岩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化学组分与微量元素不断溶解,并在地下水中富集。在构造有利部位,其含量达到了(GB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标准,形成了靖宇、抚松、长白、临江等区域质优量丰的天然矿泉水资源。地下水在深循环过程中与高温围岩充分接触,导致水温升高,在构造适应部位,上移并溢出地表,形成宝贵的地热资源。区内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抚松汤河、长白十八道沟和临江老三队等地热温泉群。?经国家和省级天然矿泉水资源勘查评价认为,白山区域内天然矿泉水储量丰富、类型齐全,矿泉水含水介质以新生界玄武岩为主,其次是元古界大理岩和中、新生界凝灰岩、凝灰质砾岩和砂岩,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形成主要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因而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目前,该市区域内天然矿泉水资源状况已全部查清,已累计发现天然矿泉水水源地130处,总流量约为25 .71万m3/d。其中:通过国家级和省级评审的天然矿泉水水源地31处,允许开采量13.35万m3/d;现初步查明但未经评审的矿泉水水源地99处,累计流量达12.36万m3/d;特大型水源地6处,流量为13.3万m3/d,占总流量的51.7%,大型水源地26处,流量为7.5万m3/d,占总流量的29.2%,中型水源地75处,流量2.7万m3/d,占总流量的10.5%。?水质类型既有低矿化度的偏硅酸型、锶型、锂型和锶、偏硅酸复合型的,又有高矿化度的碳酸、偏硅酸、锶、锂复合型矿泉水,还有高矿化度的温泉偏硅酸型矿泉水,特别是个别水源偏硅酸、游离CO2含量分别高达107.36mg/l和1293.6mg/l。大多数水源均以泉的形式自然涌出,这种天然矿泉水资源储量的丰富程度和类型的多样性在吉林省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为加强对天然矿泉水资源形成机理、自然生态环境和地质构造系统进行有效保护,按照“重保护、慎开发、可持续”的原则,不断强化了天然矿泉水水源地的保护,在储量丰富、水源密集、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靖宇县和抚松县建立了天然矿泉水自然保护区,并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为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国际饮水资源保护组织关于对白山市天然矿泉水综合评价和“中国白山国际矿泉城”的命名决定白山市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心地带,幅员面积17000余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3.4%。这里地层火山地貌完整,生态环境优越,水文地质条件独特。由于这种特有的地质背景和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该区域优质天然矿泉水资源,并引起了国际饮水资源保护组织的关注。国际饮水资源保护组织派专家到白山市对矿泉水水源地进行实地考察,国际权威水质检测机构对水样进行检测,经综合分析认为:白山市天然矿泉水资源极其丰富。在17000余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探明的天然矿泉水水源地118处,日流量达26万立方米,而且分布广,遍及全幅员。这种小区域、资源高集中的现状,勘称世界天然矿泉水资源富集区,是世界著名矿泉水水源地之一。?白山市天然矿泉水类型齐全,水质优良。既有冷泉,又有热泉,调查研究表明对人体具有矿疗作用;另外还有多种微量元素复合型矿泉水,可满足人们不同的消费需求;并且多处矿泉水在矿物含量及有益微量元素的组合上处于优势地位,其水质可与世界知名矿泉水相媲美。?白山市天然矿泉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优越。大部分水源地位于森林茂密的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中,无人为污染,雨量充沛,水资源补给充足。这种水源地生态环境在世界上是罕见的。?白山市开发天然矿泉水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仅建立了矿泉水自然保护区,而且与国际饮水资源保护组织合作建设长白山矿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同时域内外资本结合,着力开发“白山矿泉”中国名牌矿泉水,引进娃哈哈、农夫山泉等中国著名企业,形成年产矿泉水100万吨的生产能力。这种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综上所述,白山市天然矿泉水资源质优量丰,类型齐全,周边生态环境优越,在世界上拥有比较优势;其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实践,展示出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为此,国际饮水资源保护组织决定命名白山市为“中国白山国际矿泉城”,希望白山市人民政府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建设国际矿泉名城,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