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建于1605至1612年间的王家广场曾几易其名。1800年5月7日执政府(Consulat)才决定将广场定名为“沃日广场(Vosges)” (有人译人孚日广场),以对公民率先向国家纳税的沃日省表示敬意。广场的一部分场地原先为杜尔纳尔(Tournelles)王家城堡所占用。1559年6月28日至7月2日,法国国王亨利二世(HenriII)为了庆祝其妹妹玛格丽特(Marguerite)订婚,预定在杜尔纳尔城堡举行各类比武和节庆活动。6月30日中午午餐后,国王吩咐准备武器,打算亲自参加比武。王后卡特丽娜(Catherine)竭力劝阻,但未成功。亨利二世国王在和蒙戈马利(Montgoméry)的较量中,长矛被折断,马匹仰翻,国王落马,头部不幸被蒙戈马利的矛尖刺伤。经十天痛苦折磨后,国王终因伤势过重而于1559年7月10日去世。亨利二世国王去世后,卡特丽娜王后下令拆毁了杜尔纳尔城堡。 1605年3月,国王亨利四世(Henri VI)决定在杜尔纳尔城堡旧址上开辟一个广场,为巴黎市民提供一个散步和举行节庆的场所。亨利四世国王为此专门下了敕令,规定了建筑设计师必须遵守的要求:由每侧9栋、四侧共36栋楼面须用毛石与条砖砌成的大楼围成一个正方形的广场。每栋大楼除楼面外观须保持一致外,内部装饰可由主人自由决定。这一格局赋予广场和楼宇建筑一种特殊的宏伟气势。 此外,大楼底层以回廊贯通,环绕广场四周,这在巴黎当时的建筑风格设计上,属于一大创新。在1610年亨利四世去世时,广场建造工程已接近尾声。起初,广场只是一个四方形空地,既无树木、花园,也无栅栏、塑像。第一座路易十三的骑马像完成于 1639年,而栅栏和中心花园则修建于1682年。沃日广场建成后举行的第一次盛大节日是1612年4月路易十三和西班牙公主的婚礼庆典。在那次庆典上,首次发射了4000支烟火,开创了法国各地逢年过节放烟火的传统。沃日广场也曾一度成为决斗的场所。据说,宰相黎世留(Richelieu)被广场上日益增多的决斗所激怒,便决定在广场中央竖立一座国王骑像,以为这样便能使决斗者不敢再来国王像前决斗....。于是,一座路易十三的青铜塑像于1639年矗立于沃日广场,但在1792年被毁。1816年,路易十八决定重新修建路易十三塑像。现存塑像由雕塑家路易· 杜巴蒂(Louis Dupaty)设计制作。为加速建造工程,当时决定塑像采用卡拉大理石,取代原先的青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