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流镇位于海南省的西南临海,在西线高速公路的南侧,北依岿耸立的峤峦尖峰国家森林公园,东连碧绿的滨海平原,西临碧海银山的莺歌海盐场,面积142平方公里。这里四季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水碧树青,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人口七万多;有23个村民委员会,还有机关企业农场。2007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46亿,人均收入约3500元,古属崖州辖地,据黄流村志记载:“从南宋建炎年(1127年—2008年)迁移来琼,形成黄流镇有881年时间“。是省内外文化经济繁荣最发达的名镇之一。
?
黄流镇是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乡镇。黄流镇目前有15个民间群众艺术协会,曾获得国家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国家体育总局“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海南省文化广电体育出版厅“海南省民间艺术之乡”和省书法协会“黄流书法之乡”称号。从1995年至今举办了“14届民间艺术节”,每届传统艺术节的期间,几十家木制家俱厂,竹编作坊,八音队,舞狮队及书法、美术、摄影、舞蹈、崖州民歌、体育协会、戏剧协会等十五个协会踊跃参与。进行擂台赛、对对联、演琼剧、展书画、放天灯等各种活动,特别是傍晚进行的游灯活动,队伍像一条龙,人山灯海月醉民。各种节目应有尽有,民间艺术,能工巧匠一展才华。镇上的文人墨客,挥开毫笔临摹写下珍贵墨迹,各种书法二千幅,选出优秀作品,送给各级书法协会,黄流村古老独具行书的孙逸士先生书法都完美保存收藏。自九十年代始,黄流镇先后出版七期《流韵》杂志,《黄流书法美术摄影集》、《扁豆情》散文集,《黄流村志》、《黄流风诗、书、画作品集》、《崖州民歌》第一套四册《崖州民歌》第二套共八册正在出版中。尤其是黄流镇每年开展元宵民间传统灯会,每年灯会日傍晚从四面八方涌来黄流中学广场观灯的有十万多人,古色古味的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的科学技术使人们体会到浓厚的乡土风情,历尽沧桑的黄流游灯以其独具一格民间艺术向世人展示,黄流在传承古老文化的同时也是进行改革开放的主角。赤命村的八音队具有历史民俗传统特色和风情,全村有三个队,每逢喜庆和节日都离不开八音队。海南电视台以专题拍摄在“中国有个海南岛”节目中播放。黄流的天灯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十二星灯、八星灯、六星灯、四星灯等在元宵期间满天银花千灯艳。黄流镇的“崖州民歌”演唱队,在2005年5月1日代表乐东县参加海南省东西南北中广场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2008在黄流镇一带发祥和盛情的崖州民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崖州民歌具有历史的地方特色,民歌爱好者在农闲、工余、劳作、集会场或婚嫁喜庆时自发进行男女之间的对歌,抒发感情表达心意,是崖州民歌的精华。黄流镇“公立”中小学校有21个单位,“私立”中小学校8个单位,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了盛负好学之名,位于镇上的“黄流中学”是全国330所名校之一;每年把一大批优秀的黄流儿女送入祖国各地高等学府,在教育界展现引人瞩目的雄姿。有作家、书法家、舞蹈家、工程师、研究生、教授、博士导师。黄流中心卫生院升格为“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还有民间的“文博馆”和“关帝庙纪念馆”恢复古迹。孔汶村的“孔山自然泉水之地”一年四季水凉清秀,寒天水烫冒烟。清朝贡生孙元度、邢定轮;《崖州志》主编张隽;国民党政界人物李尚芬1941年6月24日任崖县县长,国民党军界人物邢勇义、邢诒河考入“黄埔军校”。现代著名雕刻家林毓豪;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获得世界男子双技巧冠军胡富芬,1984年1月10日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尚昆万里接见等。都是具有较高文化艺术素质的黄流镇人。
?
景区票价:
无
乐东黎族自治县
景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