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文峰区马号街,是一座高台阁楼式建筑,故名高阁寺,原名观音阁或大士阁。高阁寺旧址早在宋初即曾作过州廨。宋至和年间,韩琦以武康节度使知相州时,对州署进行了扩建。元祐时,杜纯知相州,又在此地筑飞仙台。明代以来,高阁寺所在地均为府署,洪熙元年(1425年)将府署改为赵王(明成祖第三子朱高燧)的王府。 今存高阁寺为明成化六年(1470年)重建,清乾隆、光绪年间几经修葺。高阁寺建于近似方形的台基上,通高18米。台基每边长10.55米,高约8米。阁楼为重檐九脊歇山顶,面阔3间,进深3间。楼内有四根圆木通柱,直达阁顶四架梁下,通柱外与两层檐柱和角柱相连接,没有天花板。正脊浮雕游龙,两端为鸱吻。四垂脊有套兽,顶覆以绿色琉璃瓦。阁壁石雕游龙25尾,形象各异,栩栩如生。整个建筑雄伟挺拔,气势磅礴,造型精巧。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