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府衙是中国保存下来的两座府衙之一,其大堂体量为全中国之最。2002年淮安府署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淮安府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淮安曾长期是郡、州、路、府的治所,其中元代的淮安路管辖范围最大,后期辖海宁州、泗州、安东州和山阳、清河、盐城、桃园、临淮、盱眙、天长、虹、五河、朐山、沭阳、赣榆12县。面积3.5万平方公里。到清代淮安仍是江苏省面积第一大府。
淮安府衙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当时的知府姚斌在元代沂郯万户府和五通庙的基础上改建成府衙。1368年,明朝建立以后,设立淮安府,下辖海州、邳州和山阳、清河、安东、盐城、桃源、沭阳、赣榆、宿迁、睢宁9县,治所设在山阳县。府衙最初设在元朝的淮安路,不久被淮安卫指挥使、淮安侯华云龙抢占。洪武三年(1370),新任淮安知府姚斌选中了上坂街北边的五通庙和元沂、郯万户府,改建为淮安府的新府衙,一直沿用到清末。
辛亥革命后,该府衙改为淮安县政府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工厂占用,附属房屋渐渐被毁,但大堂、二堂仍保存完好。经过保护性修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630多年历史的“淮安府衙”,2007年9月29日在江苏淮安市楚州区对外开放。开放后的“淮安府衙”占地面积12000多平方米,建筑古朴典雅、气势恢弘,还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手段和升堂表演等方式生动再现了当年的堂审场景,向人们展示了内涵丰富的古代官衙文化,成为人们了解和观赏古代官衙的胜地。
景区票价:
50元
淮安市楚州区镇淮楼西路157号
景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