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往神向的林屋洞在西山东部的林屋山下,俗称龙洞。林屋洞的母体是石灰纪的石灰岩,它的形成时间距今约3亿年左右。而林屋洞的洞龄至少也有2.5亿年了,并且至今还在发育之中,所以它是研究太湖流域地质科学的重要活材料,又名天下第九洞。
当你一脚跨进林屋洞的大门,就象进入了太虚幻境。仿佛那个凡尘的天地已经“离我而远去了”。似乎人在世间的纷乱和烦扰永远波及不到这里,所以古人说它是“仙府”。
林屋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从洞体位置来看,它深入山体内部,属于腹洞;从洞腔来看,它的底板坡度小于30度,属于平洞;从环境来看,它的洞口低矮狭窄,属于低隐洞穴。洞内岩壁光滑,水浅清晰。石头表面圆润,体态顽劣,雄浑沉实,只有少数石头呈透、漏、瘦、皱的形状。
林屋洞的石景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从类形上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被地下水溶蚀成的洞壁基岩水蚀石景,二是在渗流水作用下所形成的次生性化学沉积石景,三是在水体、崩塌等物理因素作用下所形成的物理堆积石景。
林屋洞的特点是六多
一是石芽多 石芽是洞底板上突起的基石。形成石林,自成一格,在全国溶洞中独树一帜。
二是石堑多 石堑是溶洞底板上的沟槽。状若战壕。它的特点是深度大于宽度。石堑或直或曲,或长或短,深浅不一,变化多端。《五行》书称石堑为地脉,它连通地下暗河,源远流长,终年不涸。明镜一般的水面倒映着巉岩峭壁,风韵别致、美意至多。?
三是象形石多 在溶洞岩石底部有许多口子朝上敞开的窝穴,名叫坑臼。一个较大的坑臼连着一个较小的透洞,上部如灶台,下部是灶堂。道教把它神化了一番,叫它仙人灶。
石台,是洞壁上挑出的一块水平基岩,道教称它为仙人床。北宋末年的吏部尚书刘珏听了道士的传言,写了一首神游石床的诗: 琼液新 贮满瓢,洞天深处姿消遥。 长歌隐士紫芝曲,相和神仙碧玉箫。 月照石床云不断,风生嘉树叶皆飘。 蟠桃忽报花如锦,飞渡瑶池酒未消。
石龛,是洞壁上的洞中洞,形状好象庙里供奉佛像的小阁子。道教称它为神龛。
天沟,是嵌在洞顶板中部的曲槽。它的断面水平宽度大于垂直高度。天沟长约20多米,在沟体上伴有起伏多变的石纹且有龙的形象,道教称它为神龙。
对于这些石头,观察得越细致,越多样化,它所呈现的美也就越充分。诚如俗话所说,想象、想象、越想越象。洞中像蛙、像猪、像鹰、像鱼、像羊……的石景层出不穷。
四是泉水多 林屋洞实际上是水洞,每日的出水量在300立方米左右。每天要排水,否则就无法进洞参观。洞内无形的泉眼许许多多,有形的泉眼有两个——乳泉和紫隐泉。乳 泉之水白如乳汁,俗称奶奶泉。它的特点是雨季水多,激烈奔放,状如瀑布;旱季水少,轻柔徐缓,形似细线。紫隐泉水源充沛,终年不断。明朝大学士王鏊的《紫 隐泉》诗曰:“洞口有深井,云浆湛虚空。我来携一罂,会与仙源通。”
五是倒影多 水随洞流,洞因水活,碧水倒影映照其间。虚实相见,妙趣横生。
六是桥梁多 洞内有平桥四座,汀步两处。桥下都是天然的沟壑,经过探测,淤泥底下还有两丈多深。考虑到安全因素,才未将液泥挖尽,所以现在只能给人以一个临波之感。
林屋洞是一座精心构筑的地下宫殿,一个庞大则精巧的艺术宝库。它的形成有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是石灰岩。
第二是林屋山下有许多裂隙,为地下水流动、地表水渗透提供了通道。林屋洞的洞腔近于东西走向,这是由于水沿着石灰岩近于东西走向裂隙溶蚀的结果。
第三是林屋山位于多水地区。二亿年前这里是海,后来岩线东移,这里是太湖。
林屋山,山里有洞,洞中有山,洞中有洞,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
林屋洞,洞外广阔天地,洞内别有乾坤。冬季,洞外天寒地冻,洞内温暖如春;夏季,洞外骄阳似火,洞内清凉温润。真是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林屋洞恒温加奇景,才被古人赞誉为人间仙境。
景区票价:
30元(含梅园)
景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