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丛岩,位于桂平市白沙圩附近、属思建村范围的小平原中凸起的一座小石山上。又名灵岩。距郁江河畔的白沙圩约8 公里,距桂平城约35公里。小石山高约70米,长约350米,宽80米,坐北向南,状若覆舟。宋皇年间(1049年~1054年),理学家程颐、程颢及其老师周敦颐曾在这里筑室,读书讲学。后人在他们的旧居遗址建有“周程三夫子祠”。明崇祯十年(1637年),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游览考察,罗丛岩,并在他的《粤西游记》中赞誉罗丛岩的地形风貌。从此,罗丛岩景胜闻名于世。? 罗从岩由正岩、黑岩、风岩、龙岩、月岩、水岩等组成。所有岩洞,皆穿山而过,南北相通,又各成体系。岩内乳石遍布其间,奇形怪状,千姿百态。被誉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的“天南福地”就是指此。下面重点介绍几处岩洞:? 风岩——洞厅宽10米,深40米,一进去便觉有凉风吹来,洞尽头有一小洞口通外面,光线射入如明月,此景称“罗丛岩月”。? 黑岩——由风岩尽头处右拐即到。因岩黑路暗,故名。内有仙人床、寿佛椅、石狮、石虎等石景。? 月岩——在风岩之西,岩口下方有一泓清泉,水中游鱼可数,岩洞宽1亩许,岩洞上方刻有《仙乐歌》,传说旧时月白清风之夜,岩内便传出丝竹鼓乐之声。
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