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龙池岩。山上有南北朝时宋武帝永初年间(420—422年)建的观音寺。寺前有玲珑精巧的拱桥,曰“跃龙桥”,寺后有“彩虹桥”(或称“凌汉桥”)。据县志载: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太子李忱随高僧断济禅师云游至此。喜此间山幽林密,石棱泉冽,因解衣入桥下畅浴,暑气全消,起而赋诗云“惟爱禅林秋月空,谁能归去宿龙宫;夜深闻法餐甘露,喜进莲花世界中”。因唐太子入浴故,后世称之“龙池”,池上拱桥称“跃龙桥”。跃龙桥附近有一平坦大石,可坐十数人。石上刻有“涉趣”两字。据载: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闽浙总督陈锦,带兵数万驻扎同安与防守江东一带的郑成功部对峙。郑成功伏兵龙池岩,有一次兵力部署之后,稍有闲暇,与部将陈泽在此石上下棋,局未终而战发。郑成功接战大胜。事后白礁人为纪念郑成功的战绩和情趣,在石上镌刻“涉趣”以志之。寺庙周围的垒垒巨石上,有朱熹题刻的“寒竹风松”,王楷题刻的“丹灶石”,清代黄文川题刻的“松径风清”、“伏龙岩”、“月魄涵江”,黄对杨题刻的“清可濯缨”等摩崖石刻和碑记20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