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上虞市西北部,道墟镇境内,是属于上虞市市级风景名胜区,其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距绍兴历史名城25公里,上虞市区7公里,地处绍兴水乡、东湖、吼山、峰山、曹娥庙、浙东海佛等旅游区的中间地带,是理想的旅游线路的方位。景区出入口处,紧紧连接着泾(口)哨(金)公路,又与杭甬铁路、104国道线、上三线相接。交通十分便捷。
称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山水风光特色独具,名胜资源较为集中,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称山历来被人们所向往。早在2400多年前,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为复国雪耻又为了避开吴国的监视,曾在此山称炭铸剑,大炼兵戈。称山有此而得名。景区成立后,为弘扬越王爱国主义精神, 就在铸剑遗处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构建了越王史迹陈列室,基地正中精塑了高4米越王像,并铺设了周围坛场,成为对世人,特别对青少年一代进行德育教育的场所。相传,盛唐时,称山曾是浙东唐诗之路必径的一站,此外,还有许多历代著名文人雅士诸如诗人骆宾王、宋之问等,专程登临游观,迄今留下不少传世佳作,已载入《历代名人称山赋》树碑传诵,让游人了解称山历史原貌,领略古代民族文化之精粹。明代石亭。位于称山南麓。系明太仆寺寺丞章公墓表的保护亭,建于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全石料结构,高4.1米,宽2.3米,四角略翘,方形抹角,亭前两侧均有高0.55米雕花石栏。亭中石龟驮着面刻墓志的石碑。现保存基本完好。位于仙姑峰东侧,仙姑洞。据仙姑殿碑文记载,相传春秋末期,天台鲍柳姑嫂、浮江飘流称山、身居洞穴修练剑术,并助越王铸剑遂成。君王勒令立碑铭文。后人在仙姑峰处建仙姑庵。后被明火焚毁,易地称山南麓,至今犹存。近年在此峰顶处建起仙姑亭,以示纪之。称山因山体秀美,山峦叠翠,有奇峰怪石,在很久以前人们依照山体姿态想像,形成了许多神奇美妙的民间传说,诸为金牛洞、金抽屉等。经过修饰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景区,增添了游人的兴趣。景区内还流传明清时期的古刹庙宇,梵音缭绕,弥漫着独特的古老佛教文化氛围。
为适应各不同层次的游客需要,景区内还增设了游乐场,儿童乐园、歌厅、茶室、广播室。让游客在游览之余尽情地享受一番温馨快乐的旅游生活。根据景区的整体布局进行系统的配套设施。扩建道路、办公室、餐厅、卖品部、景点内休闲的桌椅、保安室、售票亭、停车场、水电装置、卫生间等,走道两旁香樟、翠柏、桃李果树,四季鲜花簇拥,绿坪如茵,使景区更加显得绚丽多彩、生机盎然。
景区票价:
上虞市道墟镇称山狮顾岙村
景区特色: